二、《杏花女》前言 崇尚数学的理性,信仰数学。谨以诗的善良激情,献给数学纯真美丽的灵魂。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首先违背了常规,我用数学方法创作了这些文字魔方。想让追求理性的读者,不怕推理艰难,用它们去创建,自己喜欢的宫殿。 《杏花女》迷茫篇,由145段诗文组成。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悲欢已走远。唱给坎坷的路,夜行人,步履艰难。 《杏花女》疯狂篇是迷茫篇的继续,延伸到264篇短文。这样一来,《杏花女》走进理性世界,已成必然。这也是为什么耗去这么多文字的根本原因,因为杏花女将要带领这部作品跨越数个世纪。 它属于什么体裁?现代诗、古诗、叙事诗、散文、小说、诗剧。没人能够回答,但这并不重要。内涵,留给后人去评论。它首先撩开读者眼帘的,应当是内容精美的包装。 其中诗语,是用来装饰人物的服装、首饰。打扮他们,去寻找生活灿烂的一面。 问题是,主人公的心,迷失在一个被浪漫化了的现实世界。在那里,爱变成了影子,友谊离它而去。 这位传神情女,离开镜子看不见自己最具魅力的眼睛。我把《杏花女》疯狂篇,放在了四维空间。让它清楚地看到,自己心灵深处,那种不被多数人理解,独有的奥美。 百年、千年,后人或外星人,至少不会把它看作没有亮点的文物。因为在那个未来的空间,烟云名利已消散在天外。 章与章之间用诗的意境做了美化,相邻段落被理性沟通,多维逻辑连接的句子,遨游太空,阅尽宇宙风光。 《杏花女》理性篇,是由作者代笔,那些书中不同命运的杏花女们,共同创作的一部诗集。是自然、人文、数学逻辑统一的产物,它们合力建构了这个离奇的建筑。每一首推理诗,是建立在大自然现象上的精神之塔。风中雨雪,给了它露在云端,接近蓝天的壮观。 数学灵魂推荐给文学创作者,一个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共同创建的崭新空间。在那里,俗套句子、模仿作品,被视为对文字的糟蹋。 流传下来的古话,成为现代语言的精华。我们还能听到,从远古走来的七弦琴,穿越时空的音乐。古琴发音,浑厚深沉,它不相信那是自己的声音。 逻辑混乱,混淆了深与浅的界线。忽略了美学,对文学作品的润色。不少现代诗被冷落,这朵雾中之花深感寂寞。离开意境,可以想象沙漠之花的孤独。其中《指环》、《披肩》,深刻、美丽了我自己。 固守一面旗子的辉煌,旗下弟子用怪状词汇,妖娆而没有生命的语言,描述出种种云姿、雾态,不知模糊了多少双倾慕它们的眼睛。 歌在那里,旋律仙踪,浪迹原野海岸。诗爱大海,灵感卷起浪花波澜。激情碎在暗礁,涛声惊天。 在数学王国,没有文人相轻一词。修炼文笔者,不要忘记名著的指点。读者对文坛巨匠的崇拜,永远敬立在他们艰难的过去。 文学成就人,优秀批评家,都遵循了一条规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希望这部作品,能使寻找智慧的人,眼睛放出光彩。成为流行作品眼里,一堆破坏环境的天然垃圾。珍藏好,它将是留给后代的无价之宝。 . 左起第五人戴墨镜者为《杏花女》作者李玉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