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方桌拉近距离,一个案例释法说理。真心、热心、诚心、耐心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大小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金水社区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使社区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赋予了“枫桥经验”新的时代特征。 多元解纷提质效 “金水大妈”展风采 东城街道金水社区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是东城街道最早的社区之一。作为东城街道第一批老旧小区,金水社区辖区内饭店、网吧、市场环聚,出租户多、人员成分复杂,矛盾纠纷等警情高发多发。为强化源头预防,金水社区联合金水派出所,协调党员、协管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14组共110余人的“金水大妈”巡逻队,按照“一员一网仨大妈”标配(一名党员、一名网格员、三名金水大妈),严格一日三巡,积极承担法治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疫情防控等任务,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成果共享”的社区自治“金水模式”。 金水社区深入探索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群众自治中开花结果。市司法调解中心同东城街道司法所、开发区法院分别在社区设立“金水大妈”调解室、诉前调解工作站,立足“司法为民阵地再前移”,通过家常式、说理式、引导式的“三式调解”模式,“金水大妈”与社区矛盾调解员顺利化解家庭夫妻矛盾、邻里扰民纠纷、地下室渗水等问题50余起,矛盾办结率100%,满意度99%,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将纠纷解决在诉外。 针对各类邻里矛盾、外墙皮脱落、占用消防通道、改变地下室用途等问题开展现场调解和专项治理行动102次,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攀升。 警格网格双融合 群防群治有亮点 金水社区持续探索“警格+网格”双网融合的“金水模式”,有效打通警务平台与政务平台间信息壁垒,开启警务工作与社区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全新社会治理格局,真正用“小警网”托起“大平安”。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调解员+网格员+金水大妈+社区民警”多方资源,汇聚11名网格员、9名社区工作者、1名矛盾调解员、11名公益岗人员、110余名金水大妈、1名民警、2名辅警力量,集中精力组建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常态化治安巡防,及时处置群众救助和突发事件,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消解。 金水社区借助“警网融合”网格化管理,形成“信息联采、风险联控、平安联建”的工作新模式。充分利用警网监控系统,结合智慧社区大数据,对进入小区的车辆、人员进行跟踪监控,确保辖区安全稳定。依托社区网格管家和街道网格通平台,定期开展月度走访,按照“一户一码”原则,对辖区实有人口、流动人口、实有单位、实有房屋等各类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和维护,做到常驻人口登记在册、流动人口“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出租房屋“租有登记,停有核销”,真正实现动态化、精准化、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排查,积极打造运河路“安全生产网格示范一条街”。狠抓线索摸排及源头化解,用好网格化、矛调等手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残疾人员、困难家庭等进行标签化管理,逐人逐户建卡建档服务,对辖区精神病人、不稳定人员建立动态“销号式”管理台账,确保问题解决在萌芽、防控在基层。 普法学法促和谐 服务群众出成效 聚焦社区老年人居多、法治意识相对薄弱等现状,金水社区持续加大普法力度,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依托市司法局在社区设立的“七五”普法示范点,每年12月4日开展“国家宪法日”主题系列活动,开展扫黑除恶等普法活动,助推宪法精神落地生根;定期邀请开发区法院、检察院开展“普法进社区”系列活动,为小区居民耐心细致讲解法律知识,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疑答惑,有效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学习法律知识及方针政策,向群众发放普法材料,营造出“人人争做普法宣传员、人人争当守法好公民”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金水社区将志愿服务融入幸福社区建设,借助“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金水大妈”队伍,相继开展普法宣传、治安防范、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将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间存入“时间银行”,用无形的公益时间换取有形的物质奖励,幸福感成色更足,获得感更可持续。目前,金水社区共注册志愿者2700余名,开展志愿活动4700余个,服务总数达10911小时。当下,在金水社区处处可见“红马甲”,一道道志愿服务身影,一张张会心笑脸,为社区注入实时感知的幸福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