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1日—13日,江苏淮安三日游。11日下午15:30,我们随全国“报盟”读者服务中心,前来瞻仰周恩来纪念馆,感受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古城淮安北门外夹城内桃花垠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1992年落成,是为纪念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馆名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区占地40万平方米,70%为水面,总建筑面积3265平方米,在馆区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附馆、铜像广场、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 瞻台与纪念馆隔湖相望,由廊亭和高达16米的剑碑组成。剑碑各由四根柱子组成棱形剑头,寓意周恩来的精神、品德、业绩如丰碑永远地矗立在亿万人民心中。 主馆高26米,底部基台呈方梯形,馆体呈八棱柱体,四方八面体在庄严中具有动感,喻示周恩来数次在我党我军生死存亡关头起到扭转乾坤作用,寓意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着我们中华民族。基台周围由四根巨大花岗岩石柱撑起锥形大屋顶,寓含着周恩来生前曾先后于1954年、1962年、1964年和1975年四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千秋大业。屋顶的造型很像古老的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车棚,寓含着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又像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待渡亭,寓意周恩来1910年离家赴东北时从淮安待渡亭走出,最终又回到了他的故乡。 主馆分三层。底层为陈列厅,共分八个部分,通过丰富翔实的文献史料和珍贵的文物图片以及5台电视显示屏,展现了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二层为瞻仰大厅,内设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座像一尊,这尊塑像高3.2米,基座高1.5米,展现的是周恩来总理手握长卷、微笑凝视着前方的伟人形象。塑像四周簇拥着鲜花和长春盆景,上面蓝色的天棚让阳光直接射到四米多高的汉白玉坐像上,寓意着周恩来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人。三层为观景台,远眺可望古城和馆区风景。 附馆共两层,二楼主要是办公用房,底层设有名人字画厅和影视厅。字画厅陈列展出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书画大家为周恩来纪念馆捐赠的书画作品,影视厅主要放映周恩来生平业绩的影视片。附馆建筑呈人字型,面对主馆呈拱卫之势,寓意周恩来是人民的好总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如果从上往下鸟瞰,则可见牌楼式的景门和人字形附馆合起来,正好是“八一”的图型,取周恩来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之意。 铜像广场矗立着著名雕塑家李守仁教授创作的周恩来铜像,其姿势取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周恩来与工人、农民亲切交谈时的习惯动作: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现出周恩来平易近人的风范。周恩来铜像高度为7.8米,其中底座3.6米,像身高4.2米,总高度寓意伟人周恩来走过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基座上“周恩来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由江泽民同志于1997年12月31日题写。 仿西花厅是经中共中央批准,江苏省委省政府向周恩来百年诞辰的献礼工程,1997年1月19日奠基开工,1998年3月5日周恩来百年诞辰时建成对外开放。仿西花厅前客厅是周恩来当年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院内由西向东依次是周恩来的活动室、办公室、总理卫士值班室、后客厅、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和周恩来卧室,两边厢房分别为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周恩来亲属和烈士子女的用房。仿西花厅四面环水、清波荡漾,完整地再现了周恩来工作生活了26年的北京西花厅原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瞻仰凭吊伟人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