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4月30日上午,再游臧克家故居。臧克家故居在诸城西南方的龙都街道臧家庄,距离市区约10公里路程。臧克家故居在臧家庄的北部,故居大门前墙壁上有个蓝底白字的牌子:臧克家路5366号,邮政编码262201. 故居大门上悬挂着由季羡林题写的“臧克家故居”匾额,恢弘大气,令人肃然起敬。季羡林与臧克家两位大师既是山东老乡,又是好友。据说,季老写完这个匾额,10小时后就辞世了,让人挽额叹息。 臧克家故居建于2009年,占地6亩,为单层四合院,有堂屋、厢房、柴房、门房、学堂等,是具有北方建筑风格的青砖灰瓦清式仿古民居。故居以大量图片、资料及臧克家平时用过的生活用品展览。我对每个展室、每件展品、每张照片、每幅图片,看的都很仔细。通过图片说明,一件抵挡岁月风寒的长大衣,是解放初期在旧货店以5元旧币购买的,臧老穿了多年仍发挥应有的作用。一首代表诗作《有的人》全文悬挂在展室醒目处,此诗作虽是纪念鲁迅有感,也属作者一生写照,更激励无数世人。 臧克家生于1905年10月8日,卒于2004年2月5日,享年99岁。臧克家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是个极不平凡的人物,参加过北伐,抗战时做过李宗仁的秘书、战地记者,后来成为诗坛泰斗、文学大家,连毛泽东主席都敬重于他。 1933年,臧克家的处女作诗集《烙印》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不辞劳苦,辛勤耕耘,先后结集出版的新诗、旧体诗、散文、小说、诗论等著作近70部。在他7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文学的发展,他见证了我国新诗从诞生到发展的全部历史,对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臧克家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座不朽丰碑,是诗坛泰斗,这是诸城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他热爱祖国的赤胆忠心,他热爱家乡的游子情怀,他笔耕不辍的治学态度,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参观臧克家故居,让人感慨万千。爱吃煎饼、大葱、花生等,始终成为了山东人臧老的嗜好与习惯。1998年春季,在我赴京开会之际,受臧老之子臧乐源、儿媳乔植英委托,为臧老捎去了山东煎饼、五香花生,臧老亲切接见了我,并当着我的面大口吃起我带去的煎饼、花生米,吃的很香。 臧克家先生去世后,他的长子臧乐源及家人将老人的藏书3312册,及一宗名人字画捐赠母校山东大学图书馆。2002年9月26日,臧克家先生向母校山东大学图书馆赠书仪式在东区新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我有幸参与捐赠藏书的动议、接收及捐赠仪式全过程。 臧乐源教授是我们的恩师,在大学期间,我们都聆听过臧老师的课,得到过臧老师的谆谆教诲。大学毕业后我被留校,直接在臧老师手下工作,臧老师对我恩重如山。臧乐源教授于2017年6月21日逝世,享年88岁。 再次游诸城,再次参观臧克家故居,为的是祭奠臧老,祭奠恩师。我在臧老、臧老师遗像前默哀鞠躬,向大师致敬!向恩师致敬!
|